大地春回,韶光弥漫
一、惊蛰5个习俗
1.春耕始
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此期间上升最快,平均气温达到10摄氏度以上,并且光照明显增强,为春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在农事上的指导作用,由此流传下来许多生动有趣的农谚,如“到了惊蛰节,头不长停欧”“麦惊有雨井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等。
2.祭白虎
根据中国古代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时节出来觅食,有时会咬人。据说那些被白虎咬到的人,一生中会遇到邪恶,诸事不顺,运气不佳。因此人们在惊蛰那天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以保护自己。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3.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4.打小人
古人认为惊蛰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虫蛇,所以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驱赶它们,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一种打击小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人们认为小人就好像害虫,惊蛰后也开始出来活动。于是便指派特定的“女巫”(通常是一位老年妇女)去“打小人”。他们用剪纸剪出人类的形状,代表生活中的“小人”,“女巫”会用鞋子或其他工具去打“纸小人”,驱逐厄运。到庙里打小人,就可将其赶走,一年中都会顺顺利利。
5.吃龙食
惊蛰这一天,人们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百姓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人们借此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二、惊蛰的饮食起居
1.饮食清淡多食梨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令五脏平和。此时气候比较干燥,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侵袭。
2.穿衣应以捂为主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温差较大,在穿着上还是要注意保暖,以“捂”为主。
3.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万物复苏,最好坚持早睡早起、加强锻炼,精神愉悦的同时还可提高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4.运动强度要适量
在这个阳气上升的时节,进 行锻炼激发阳气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剧烈运动会让身体产生损耗,对养阳不利,所以运动强度不要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