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不易,希望您能支持,谢谢。”近日,北京地铁上几名女子因扫码与乘客产生冲突,目前该事件仍在处理中。扫码“求支持”是一种营销手段,可能会影响地铁秩序和乘客权益。有关专家指出,这些“扫码族”的行为涉嫌侵犯乘客的安宁权。那么,何为安宁权?安宁权被滋扰该怎么办?
一、何为安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私人生活安宁作了相关规定,开启了安宁权民法保护的大门,是民法典立法的显著亮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所谓私人生活安宁权,就是自然人享有的维持安稳宁静的私生活状态并排除他人不法侵扰、侵害的权利。
安宁权包含两个方面:
一个是物理空间的安全与安宁,以免受任何物理上的非法、不当侵入;另一个是心理、精神上的安稳与宁静,以免受任何心理和精神上的非法、不当侵扰。
二、这些行为涉嫌侵犯他人安宁权
1、噪声扰民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44.1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41.2%,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对很多人来说,拥有一个安静的夜晚就是一种难得的“奢饰品”。
2、强制弹窗广告
打开网页,或大或小的弹窗接二连三地“蹦”出来;点击选项卡,毫不相干的网游广告一下子铺满整个屏幕;手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来源不明的彩信,内容多半不良……这些行为都涉嫌侵犯他人安宁权。
3、地铁扫码求关注
地铁上要求陌生乘客帮忙扫码,在被拒绝后仍软磨硬泡请求乘客提供“帮助”,已经打扰到乘客物理空间的安宁,涉嫌侵犯乘客的安宁权。与此同时,如果因乘客拒绝引发口角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抑或是扫码内容涉嫌诈骗等,相关人员更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和安宁权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乘客不得有在车站和列车内滋扰乘客的其他行为。
四、如何维护安宁权?
可以要求侵权方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