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客服热线

唯辩动态 / WEIBIAN NEWS
唯辩分享|为给聚会助兴,他们擅自在饮料里添加……
发布时间:2025年3月19日           发布人:             浏览量:802

“很安全”、“放心喝”、“可以启发灵感”哄骗、引诱吸食毒品的花言巧语,万万不可相信。
案情回顾
杨某、刘某、林某均系某酒吧员工。2023年9月,三人邀请朱某等四名同事下班后一同聚会,林某提前预订了民宿套房。众人抵达民宿后,杨某为助兴,与刘某一起为聚会人员调制添加了毒品胶囊粉末的果汁、咖啡饮料,并声称“只是加了兴奋剂,没问题,很好喝,会很开心”,劝大家放心饮用。之后朱某等人不同程度地感到头晕,陆续返回各自房间,一致怀疑饮料中含有毒品,遂向公安机关报警。杨某、刘某、林某知道有人报警后在现场等待,被公安民警抓获。
经鉴定,聚会人员的头发与尿液中均检出摇头丸、甲基苯丙胺(冰毒)成分,各人所喝饮料及所用瓶子、杯子等均检出毒品成分。后公安机关对杨某住处进行搜查,发现疑似混有毒品的保健品。经鉴定,检出摇头丸、甲基苯丙胺(冰毒)、氯胺酮成分。
法院判决
被告人杨某、林某、刘某无视国家法律,欺骗他人吸食毒品,其行为已构成欺骗他人吸毒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杨某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刘某、林某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依法应当减轻处罚。被告人杨某、林某有自首情节且认罪认罚,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刘某有期徒刑六个月、林某拘役四个半月,分别并处罚金三千元。
唯辩提醒
本案中,杨某在他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调制含有毒品成分的饮料,欺骗他人吸食毒品,构成了欺骗他人吸毒罪。被告人这种自以为是的“助兴方式”,不仅严重损害了他人的身体健康,而且破坏了社会管理秩序。
公众应提高警惕,对于任何形式的毒品诱惑都要坚决拒绝。切勿为寻求一时刺激,受他人引诱尝试毒品。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不轻易接受陌生人递上来的食物和饮品,在公共场合要看管好自己的水杯等物品,避免误食沾染毒品,谨防遭受不法侵害。如果不慎饮用了“加料”饮品,出现眩晕、兴奋、浑身无力等异常反应,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求助。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天津合同纠纷、天津房产纠纷 -

上一条:
唯辩分享|“救命钱”当成“摇钱树”?
下一条:
唯辩分享|大牌美妆,低价正品?
版权所有  © 2002-2022       津ICP备19007165号-1      技术支持:完美互联
天津自动门钼酸钠钼酸钠钨酸钠天津网站建设博尔特电梯实训基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