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客服热线

唯辩动态 / WEIBIAN NEWS
唯辩分享|3万余条新生儿信息变成商品用来交易,涉案人员牟利29万余元,法院怎么判?
发布时间:2024年9月2日           发布人:             浏览量:833

新生命诞生本是喜事,婴儿信息却成了“交易品”,一心谋财不顾后果,个人信息安全到底该如何保护。
案情回顾
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2月,李某通过非法渠道陆续在这期间购入了多地新生儿个人信息,数量高达3万余条。信息包括新生儿出生日期、性别、父母姓名及联系方式等。与此同时,某摄影公司、某创意公司为拓展其婴童摄影业务,先后向李某购买并使用上述新生儿信息,李某因此从中非法获利29万余元。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发现了李某等人的行为,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将李某、某摄影公司、某创意公司诉上法庭。
公益诉讼起诉人认为,三名被告未经个人同意,非法买卖、使用个人信息,严重扰乱公民生活安宁,侵害公共信息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民事侵权责任。另被告李某的上述行为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院审判
杭州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的新生儿个人信息包含出生日期、性别、父母姓名及联系方式等,足以识别到特定的新生儿及其父母,属于《民法典》所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
三名被告以牟利为目的,在未取得个人同意的情况下,非法买卖、使用特定人群的相关个人信息,不仅有损相关主体的公民个人信息权益,扰乱新生儿及其父母的生活安宁,还侵害了公共信息安全领域的社会公共利益,法院当庭判决三被告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并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29万余元。上述公益损害赔偿金用于个人信息保护或者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公益事项。
庭审过程中,三名被告明确表示已认识到自身错误,向社会公众致歉,并自愿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唯辩提醒
大数据时代让信息获取更便捷、生活方式更智能、商业决策更科学,如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议题之一。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不仅涉及自然人个人权益保障,同时具有高度的社会公共利益属性。《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本案涉及的公民个人信息主要被用于面向新生儿父母的定向商业推销,不仅侵犯了新生儿父母私人生活安宁不被他人非法侵扰以及自由选择商业机构的权利,还会侵扰产后妈妈安静休养的现实需要,极易引发家长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和焦虑,破坏公共信息安全。涉案个人信息的交易,还可能催生、引发专门针对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人身权利侵扰等多种关联违法犯罪活动,给相关家庭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本案通过公益诉讼方式,要求三被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以公益损害赔偿金的方式修复个人信息领域及妇女儿童保护领域受损的社会公共利益,为助推形成政府、企业、相关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个人信息保护生态提供司法支撑。
个人信息保护需多措并举、久久为功。个人信息源头收集者应依照法律规定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收集个人信息的安全,防范信息泄露风险。相关主体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应秉承“合法、正当、必要、诚信”的个人信息处理原则,做好风险防范、审慎合规经营、不越法律红线,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织密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网,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数字生态。

、天津合同纠纷、天津房产纠纷 -

上一条:
唯辩分享|喜宴上不听劝阻饮酒过量后摔伤,他将新郎、共饮者、酒店告上法庭……
下一条:
唯辩分享|母子不和,老人要求儿子迁出房屋,法院判决后儿子依旧“登门拜访”,怎么办?
版权所有  © 2002-2022       津ICP备19007165号-1      技术支持:完美互联
天津自动门钼酸钠钼酸钠钨酸钠天津网站建设博尔特电梯实训基地
Baidu
map